每一个地方小吃背后,都有一个独特的美食起源故事,柳州螺蛳粉也不例外。螺蛳粉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,关于它的诞生,有三种说法广为流传。
其一相传在解放南路,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。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,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,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,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,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。
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——谷埠街菜市。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,喜欢在谷埠街夜市逛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,有些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,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,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。
最后一种说法则与几位外地人有关。他们来到柳州,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。因骨头汤已没有,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,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,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,几位顾客吃后大呼好吃。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,做成了螺蛳粉。
传说各不相同,但每一个背后都有着浓浓的“螺蛳情结”和“米粉情结”。这也极其具有柳州地方特色——当地盛产螺蛳,人们也都喜欢“嗦粉”。
柳州螺蛳粉的走红,离不开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。节目里短短10秒的镜头,以柳州特色酸笋为主线,酸笋制作完成后,作为最重要的辅料,加入柳州当地小吃——螺蛳粉中。看到此处的观众朋友,都迫不及待想体验螺蛳粉究竟有多么好吃。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捧红的地方小吃不止柳州螺蛳粉,还有陕西的岐山臊子面、广东的竹升面、云南的诺邓火腿等。
在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,很多米粉的知名度不亚于螺蛳粉。广西除了螺蛳粉,还有桂林米粉、南宁老友粉;江西的南昌拌粉,云南的过桥米线,湖南的长沙米粉、常德米粉,贵州的羊肉米粉,四川的绵阳米粉等,味道也各有千秋。
但其中螺蛳粉最“出圈”,零售品牌众多,销往大江南北。不仅有好欢螺、嘻螺会、螺霸王等土生土长的传统品牌,还吸引了李子柒、三只松鼠、肯德基、中石化等新玩家。
追寻其背后的原因,可以归根为两个字——基因,产品基因和城市基因。
螺蛳粉在生产之初,用的就是干米粉,相较于其他的湿米粉,更容易工业化,这是螺蛳粉可以远销四面八方的先决条件。
柳州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,从湖南、贵州和广东迁徙过来的人口比较多,螺蛳粉产品口味融合了这几个地方的风味特色,除了“臭”,还包含鲜、香、酸、辣、爽。
螺蛳粉的汤以鲜知名,熬汤也是广东的习惯;酸辣味则是贵州人的最爱,酸汤鱼、酸汤面、酸汤肥牛、酸汤猪脚、酸汤鸭子等各种各样的酸汤,构成了贵州菜酸辣香浓的特色;螺蛳粉还具备湖南的香辣特色,其灵魂辅料酸笋,臭的原理和长沙臭豆腐相似,都属于自然发酵。
这些特色也使得螺蛳粉比较重口味,这正好符合了大众口味的发展趋势。因为重口味在中国是个很普遍的现象,大家习惯了火锅、麻辣烫等味道重的食品,对螺蛳粉的味道接受度也比较高。
产品基因让柳州螺蛳粉具备了推广的基础,而柳州这座自带工业基因的城市,推动了螺蛳粉的工业化、标准化生产,催生了预包装螺蛳粉产业。
柳州有着百年的工业历史,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,以汽车、机械、钢铁为龙头产业,工业总产值占整个自治区四分之一。知名工业企业柳钢、柳工、五菱、通用、锌品、东风、欧维姆机械、知名品牌金嗓子喉宝、两面针等,均坐落于柳州。
柳州人也擅长用工业的思维去生产研发产品。罗岸峰介绍,柳州螺蛳粉里面有八小包,把各种食材分门别类,就是用了工业的方法将地方风味特色进行锁定,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都可以吃到一碗正宗美味的螺蛳粉。
柳州政府也一直强调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来发展螺蛳粉产业,从2014年第一家预包装企业诞生,螺蛳粉逐渐从街边小吃发展成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食品。
“天下品螺香,拜读柳州城”,柳州这个独特的城市,催生了网红美食螺蛳粉。
文章摘自网络微信公众号亿欧网